小倉城不僅景美和服小姐姐也很美,網友問:背後那個包是什麼

在九州的北端的北九州市,有一個地標性的景點—小倉城。別稱勝山城、勝野城、指月城、湧金城、鯉之城。是北九州市的著名觀光景點之一。1602年(慶長7年)由細川忠興建成,1837年(天保8年)被燒燬。現在的城是昭和34年重建的。

小倉城不僅景美和服小姐姐也很美,網友問:背後那個包是什麼

小倉城是日本全國唯一的唐造樣式之天守閣的城池。所謂唐造是,最上層地板面積大於其下一層的地板,且省略沒做下一層的屋頂,是非常稀有的古城建築風格,比如使四樓跟五樓之間的沒有小屋簷,且五樓比四樓大非常多。一層是歷史區、二層是城內體驗區、三層是映像體驗區、四層是企業展示區、五層是展望區。

小倉城不僅景美和服小姐姐也很美,網友問:背後那個包是什麼

說到日本戰國曆史,或許絕大部分有名的戰役或是城跡都在中部或關西地區,不過其實作為日本與中國、韓國之間的交通要道,九州的戰略位置也是不可忽視,因此也有不少戰國名將被指派前來九州坐鎮守護而留有居城;其中,北九州地區的小倉城就是代表之一。

小倉城不僅景美和服小姐姐也很美,網友問:背後那個包是什麼

規模雖然不能和大阪城,熊本城相媲美,但卻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底蘊。

小倉城不僅景美和服小姐姐也很美,網友問:背後那個包是什麼

正值楓葉季,墜落的紅葉佈滿小倉城的城牆下,點點片片,顯得格外的意境深遠。偶遇一位身著和服的漂亮女孩,五彩斑斕的服飾和頭飾在浪漫的秋葉氛圍裡映襯的特別美。在這裡給大家科普一個小常識,就是日本婦女穿和服時,背部都要纏上一個看起來像小揹包一樣的東西。其實,那既不是小揹包,也不是襁褓,日本人把它叫做“帶”。用帶系身可以不讓和服送展,顯出形體的美,同時也是為了裝飾,使豔麗的和服更加多彩。

小倉城不僅景美和服小姐姐也很美,網友問:背後那個包是什麼

我去的時候是十一月十五日,正趕上日本的七五三節,這天,3歲、5歲男孩和3歲、7歲女孩,都會穿上傳統和式禮服,跟父母到神社拜拜,祈求身體健康、發育順利。回家的時候,多半還會順道繞到照相館,拍一套全家福紀念照。

在這樣傳統的節日上,穿著打扮也極為講究。三歲孩子的和服裝束為:可愛的方領或圓領和服罩衣、和服長襯衣與和服,做好的窩褶和窩邊。準備的服飾品有:和服長襯裙、腰帶、襪子、頭簪、草履、錢褡或腰包、和服、罩衣及伊達締。七歲女孩子的和服裝束比較複雜,準備的服飾品有:和服、伊達締、和服襯裙、腰帶三根、貼身和服內衣、和服長襯衣、襯領、帶揚、帶枕、帶締、護身、裝飾用的荷包、扇子、手提包、襪子、草履及其他填芯和麵帶。

不知這帶著濃濃歷史氣息的小倉城你喜歡嗎,如果來日本旅行,北九州確實是你不錯的選擇喲。

小倉城不僅景美和服小姐姐也很美,網友問:背後那個包是什麼

參考資料

  • 小倉景點深度旅遊指南 - 最新城堡參觀資訊與周邊玩法
  • 北九州市觀光協會官方網站 - 季節活動與交通資訊
  • 日本國家旅遊局(JNTO) - 九州傳統文化體驗推薦
  • 和服文化研究會 - 著裝禮儀與歷史演變
  • 城郭建築學會 - 唐造樣式專題研究報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