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想聽故事,不妨開一家民宿,每個人出來旅遊的目的都不一樣,為了散心、為了瞭解、為了尋找、為了逃避等等,有客人的地方就會有故事。
高雄-墾丁-臺東-瑞穗-花蓮-宜蘭,我一個人騎腳踏車走完了以太平洋自然風光為主的臺灣東部沿海線。面對日曬雨淋、迷路疲憊,我想起了這句話——“有些事情你現在不做,一輩子都不會做了”。


從廣州直飛到桃園機場已經是下午2點,把單車及行李帶上後便匆忙坐大巴趕高鐵到高雄。走出高雄左營站已是旁晚6點,稍作收拾後準備騎往高雄西子灣住宿點。恰逢下班高峰,一浪浪機車瀑布“轟轟轟”地在面前駛過。在臺灣的大城市,機車幾乎是上班族的標配,上下班不用擠公車捷運,又容易停車,再加上友善的道路環境,幾乎是在交通繁忙時成本最低、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。


高雄依山傍海,是一個非常宜居的旅遊城市。駁二藝術特區、旗津、愛河、夜市,所到之處都是文青聚集的地方。高雄鼓山區可以說到處都有流浪狗,特別英國“打狗”領事館附近的中山大學,狗狗們早上躲著慵懶睡覺,晚上就出來“拉幫結派”,好不熱鬧,對當地“打狗”這個名字一點都不“忌諱”。



早上7點多爬起來收拾行囊,扔下民宿房間的鑰匙便騎車趕往下一個目的地——墾丁。沿路的風景逐漸由城市街道蛻變為美麗的海岸線,一望無際的大海終究與我那麼的近,近得觸手可及,近得不可思議。

在這風光優美、路況良好的沿海線上,騎公路車的破風黨把騎小輪車的我甩在身後。遠距離的騎行很耗體力,別在車架上的打氣筒丟了,生理上的飢餓與心理上的焦慮攪拌在一起,整個人都不好了起來。所幸,遍佈臺灣的7-ELEVEN和全家便利店,能提供廁所、ATM、餐飲、wifi、手機充值等一系列服務,更重要的是,幾乎所有的便利店都提供腳踏車打氣筒免費使用服務,一下子我又原地滿血復活了。

金燦燦的夕陽灑在公路兩旁廣闊的原野上,明暗分明的墾丁讓你有置身美國西部的錯覺。經營墾丁這家民宿的是一位黃伯伯和收養的一隻土狗小黑。海邊閒逛回來便與黃伯伯邊喝臺灣啤酒邊聊了起來。徐徐海風中熏熏微醉,不知不覺就倒在了帶有傳奇色彩的墾丁懷裡。


第四天騎租來的電動車環墾丁。租借電動車需要押入臺證,租金一天100-200元人民幣。四塊電池40多公里便把墾丁繞了一圈——在國立海洋生物館上生物課、到貓鼻頭看海觀石上地理課、去鵝鑾鼻隨臺灣南端標誌“東亞之光”燈塔上歷史課,墾丁儼然成了一所大學。


臺灣的早餐是如此的講究,讓人感覺比臺灣夜市小吃還豐富。奶茶咖啡,三明治吐司漢堡、蛋餅燒餅抓餅、飯糰包子麵粉粥豆漿,中西式應有盡有。早餐過後便開始騎行進入全臺灣最長的公路——臺9線。臺9線縱跨臺灣南北,從屏東楓港,到臺北,全長共475公里。在臺9線始段南迴公路上,小車隨著蜿蜒盤繞的山路上坡,時速與老婆婆推車相當,過往騎友豎起大母指互相來句“加油哦”,頓時動力滿滿。

晚上8點趕到臺東,到達住宿點時已經晚上10點了。“請你喝黑松沙士,這是臺灣的特產”,當民宿老闆知道我一人從大陸過來時便跟我拉起了家常。喝著黑松沙士聽他講臺灣的故事,一天的疲憊頓然消失得無隱無蹤。

沿著臺9線進入了花東縱谷公路往瑞穗方向,公路兩旁不斷映入眼簾的是稻田、油菜花、果園、茶園和牧場等,在環山的擁抱下仿若一個與外界隔絕的世外桃源。邊騎車邊欣賞美景本是一件愜意的事,可惜到了中午卻下起了中雨,“落湯雞”式的狼狽持續了20分鐘,才在一處休息站找到了吃飯的地方。
吃飯時遇到了另外一位騎友阿耀——新北市人,是一名街頭藝人,透過幫別人畫漫畫頭像賺錢。阿耀讀體育相關的專業,辭掉了坐辦公室的工作後找老師學畫漫畫,學習一年後成為一名街頭藝人。臺灣的街頭藝人需要考取相關證件來持證上崗。“趁年輕就要做自己喜歡的事”,阿耀笑著說現在街頭畫畫的收入比以前坐辦公室時還多。


瑞穗鄉,算是這次去臺灣幾個落腳點中最“鄉下”的地方。瑞穗地方比較小,環境比較清靜,消費不高。在淡季,一百多人民幣便可住一個一家三口的大房。除了當地牧場糖廠,值得一提的就是瑞穗溫泉,——早在1919年就已被日本人開發,因此至今還保留著傳統日式造型的木造建築。瑞穗溫泉的泉溫約48度,泉質屬於弱鹼性的“氯化物碳酸鹽泉”,是全臺灣獨一無二的,而且價效比很高,50元人民幣便隨你泡獨立間的溫泉。若規劃泡湯行程,這份瑞穗溫泉住宿評比整理了10間特色旅宿和周邊美食,對安排溫泉之旅很有幫助。

瑞穗到花蓮的路程不長,相對輕鬆。騎行途中碰到四位徒步行者,他們打算用40天來徒步環島——近1200公里,目測其中一位還是近中年的大媽,她已經從臺北走到這裡算是環了個半島。



花蓮是值得多來多停留的地方,說是臺灣的後花園一點都不為過。西邊是高聳的中央山脈,東邊則是太平洋,如此的封閉地形,使花蓮得以保持狹長的身體,沉睡在不為人所知的夢裡,獨領著臺灣島上最大的寧靜。


在花蓮,我印象最深的是經歷了一次小小的地震。大概凌晨一兩點,在市中心民宿睡得迷迷糊糊的我突然感覺床鋪在不停地搖晃著,從未經歷過地震的我一下子跳了起來,腦海裡迴響著白天導遊說的話:在花蓮,如果遇到四級以下的地震,跑到大街上躲避的那些人肯定不是本地人。床鋪的搖晃只持續了一兩分鐘,迷迷糊糊的我又繼續睡了過去。
騎行的最後一段,被譽為臺灣最美的“死亡公路”——蘇花公路。它是臺灣東海岸一條來往南北的交通要道,南到花蓮,北到宜蘭蘇澳,全長118公里,大致依海岸線修築。對於臺灣民眾來講,這條公路,可謂是“愛恨交織”,因為它是一條可以沿路觀看太平洋海景與峭壁山色,被譽臺灣最美的“景觀公路”,但同時也是一條每逢颱風大雨必然落石塌方的“死亡公路”,因此蘇花公路常年需要反覆修葺。


騎行當天雖然放晴,但狹窄的路面及來往的砂石車令我一點都不敢怠慢,全神貫注不停地上下坡、入出隧道、戴摘墨鏡、開關手電,搖頭晃腦地注意來往車輛及路況,到了安全的地方才敢停下來歇歇腳,看看蔚藍而浩瀚的太平洋。
傍晚6點到了臺灣騎行的最後目的地宜蘭市羅東鎮,剛進入城區時突然被響徹街頭巷尾的優美音樂吸引住,一番尋找後發現,這音樂是由垃圾車播放出來,提醒居民把垃圾提出來。後來,我才知道這段音樂的旋律是貝多芬的鋼琴名曲——《少女的祈禱》。


臺北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景區夜市,而是我住民宿的老闆娘的一句話:“如果你想聽故事,不妨開一家民宿”,她說每個人出來旅遊的目的都不一樣,為了散心、為了瞭解、為了尋找、為了逃避等等,有客人的地方就會有故事。我聽了後說:“那你豈不可以出書了。”她說:“是啊,為了出書開一家客棧,這想法倒是不錯噢。”
人生有時候是需要來一段獨自的旅行,就像明相那樣,在旅途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練習曲。
延伸閱讀
- 瑞穗溫泉住宿精選:10間深度評比與周邊吃喝玩樂懶人包
- 花東縱谷自行車路線全攻略
- 台灣環島必訪溫泉地圖
- 東海岸特色民宿體驗指南
- 單車旅行裝備檢查清單